近日,应急管理部制定发布推荐性行业标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YJ/T 27—2024,以下简称《规范》),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为更好理解和落实《规范》,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应急指挥通信是应急指挥和救援的“生命线”,对畅通指挥体系、辅助指挥决策和保障高效救援意义重大。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要求:“要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高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的提高,实战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通信装备配备存在手段单一或不足、不系统以及重建设轻应用等短板,没办法形成强韧有效的保障能力,亟需标准予以指导。为此,特制定本《规范》。
一是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和规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有助于提高应急指挥的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水平,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二是指导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明确了应急指挥通信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方法等内容,可以有效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建设方向正确性。三是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规范》对于各地加强装备、队伍和机制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够最终靠装备建设、力量建设和能力评估等,推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建强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满足实战通信保障需求,提升任务支撑水平。
《规范》最重要的包含能力建设要求、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分级、通信网络、技术方法、保障力量建设、装备建设与储备、制度机制建设要求、能力评估等8项内容,重点确定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体系框架和建设内容,分层级制定了应急指挥保障能力建设要求,明确了核心通信网络和主要技术方法,提出了保障力量建设、装备建设和制度建设主要要求。
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主要围绕应急救援指挥协同、现场处置、情报获取、社会面指挥四个方面。一是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各级指挥部应依托多种技术方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指挥通信联络、协调能力。二是现场处置通信保障能力。主要指前方指挥部或救援现场所需的网络规划、数据汇聚、现场通信管理协调等保障能力。三是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前突侦察、感知网络构建及外部信息调取等手段,获取现场灾情信息、感知信息,支撑各级指挥部开展情报处理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四是社会面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卫星电话、北斗、公用网络等通信手段,形成针对灾情速报员、社会救援队伍等社会面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联络能力。
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依照国家、区域中心、省、市、县五个层级进行建设,明确不同层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能力要求。国家级重点保障通信需求包括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国家现场指挥部、领导遂行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区域中心级重点保障通信需求包括跨区域救援场景下现场指挥部搭建、通信骨干节点构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感知网络构建等。省级重点保障通信需求包括本级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领导遂行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市级重点保障通信需求包括本级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县级重点保障通信需求是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保障。
通信保障力量建设是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重点内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强力量统筹和机制建设,依据能力建设要求,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运用好自有通信保障力量、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第三方保障力量等各类通信保障力量,建立高效、完善的通信保障机制,加强培训、演练、考核等工作,打造统一指挥、协同配合、专业高效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
装备建设以满足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为目标,在现有装备基础上改造升级,重点打造语音指挥通信、视频指挥通信、救援现场感知、北斗保底指挥四大核心通信网络。同时也加强无人机、卫星通信、物联感知等新型技术装备配备使用,提升无人化、智能化救援能力。通过能力互补的多种通信装备,形成宽窄融合、公专结合、韧性抗毁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同时省市两级应急管理部门还应考虑重大灾害事故情况下应急指挥通信装备储备、靠前预置等保障机制。
一是做好集中宣贯。组织并且开展《规范》宣贯培训、配套制度完善等工作,引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掌握主要原则、建设内容与要求。二是抓好能力建设。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项目统筹,找准短板弱项,科学选配装备,组建保障力量,尽快形成实战保障能力。三是开展能力评估。结合《规范》提出的能力要求,细化评估细则,逐级开展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与督促检查评估工作。四是树立试点典型。及时调研总结各地在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成果和先进经验,树立典型案例,为各地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指导借鉴。
下一篇:《三亚市电梯安全管理规定